工商政府新聞
智慧局公布107年受理專利商標申請概況
公佈單位:智慧財產局
最後更新日期:108/01/28
107年智慧局受理專利申請73,421件,較上年略減1%;發明專利成長3%,連續2年正成長,其中,本國人發明專利18,365件,年增1%,外國人29,064件,年增4%。另受理商標註冊申請84,816件,創18年來新高。審查績效方面,發明專利平均首次通知期間已降至9個月以內,商標部分更僅需5個月,待辦量均下降至約4.6萬件,提供申請人快速優質的審查服務,整體表現優異。
從專利申請人國籍來看,107年本國人申請39,278件,較上年減少4%,外國人34,143件,則成長4%。本國人三種專利中,發明18,365件,略增1%;設計申請4,252件,略減1%;新型申請16,661件,減少9%。外國人申請發明29,064件、新型1,249件,均成長4%(如圖2、表1);設計部分3,830件,維持以往水平。
進一步觀察本國各類申請人申請專利情形,發明專利的增長,係因企業及學校申請件數增加3%,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各增長2%、8%;設計專利略減,係因個人減少15%;新型部分,則是企業、學校、研究機構、個人減少7-13%不等(如圖3)。
在我國申請專利的國家(地區)中,日本持續位居外國人之首,三種專利共申請14,169件,美國(7,345件)次之,排名第3的中國大陸(3,506件),申請件數首度突破3,000件。以專利類型來看,發明及設計專利均以日本申請為大宗,新型專利則為中國大陸件數最多(如圖4)。
商標方面,107年我國受理商標註冊申請(以案件計)84,816件,創18年來新高,主要來自於外國人申請踴躍。從國籍來看,本國人申請59,840件,較上年略減2%,外國人申請24,976件,則大幅增長11%(如圖5、表1)。
在我國申請商標註冊的前五大國家(地區)中,中國大陸申請5,770件(年增19%),件數穩居首位,其次為日本(4,728件,+21%)、美國(4,187件,+14%),在我國布局甚為積極。此外,商標申請前五大國家(地區)中,亞洲國家(地區)即占4席(如圖6)。
面臨專利商標申請案件量成長,智慧局全力投入審查,積極管控時效,並且實施多項專利加速審查措施,持續與其他專利局簽署專利審查高速公路(PPH)計畫,發明專利平均首次通知期間已降至9個月以內,商標部分更僅需5個月,雙雙創下10年來新低,發明專利及商標案件待辦案件,均下降至約4.6萬件,為申請人產業布局與商業經營增添助力(如圖7、圖8)。
業務主管:高組長佐良 02-23767169 行動電話0936-467639
kao20093@tipo.gov.tw
新聞聯絡人員:薛姝華 02-23766161 行動電話0932-209047
ivy40322@tipo.gov.tw
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wHandNews_File.ashx?file_id=69517
;)
經濟部公布能源公投評估結果 確保供電穩定,在法定期限2年內達成年減火力發電1%之要求
公佈單位:能源局
最後更新日期:108/01/31
經濟部於今(31)日舉行記者會對外說明能源議題公投評估結果。經濟部依照公投結果積極檢討,除了修改電業法外,可以在法定期限2年內,不再新擴建燃煤機組,且達成每年減少1%火力發電量的公投要求。
經濟部表示,此次評估結果係依據去(107)年底3項能源公投案結果進行評估。其中公投第8案「停止新建、擴建任何燃煤發電廠或發電機組」,經濟部目前沒有新擴建燃煤機組的規劃;第16案「廢止電業法第95條第1項之條文」,經濟部已完成法制作業,公告該條文自107年12月2日失效。本次評估作業,主要在於公投第7案「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1%』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廠發電量」是否可以達成。
經濟部進一步說明,經從供給面、需求面完整評估是否可達成公投第7案年減火電1%要求,評估結果如下:
一、前2年(108及109年)可做到年減火電1%,並能穩定供電。
二、第3年起,繼續執行年減火電1%有困難,原因是火電占比高(106年達86%),在火電被減1%及用電持續成長前提下,綠電、核電無法再額外增加,導致有被缺電情形。
針對社會最關心的核電議題,經濟部也因應公投結果,歸零思考、重新評估。但核一1號機已進入除役階段、2號機今年7月執照就到期,延役申請不及;核二、核三機組延役面臨四大困難,包含核二延役申請已超過期限、地方政府反對、核廢料無處去、若地方政府及民意有反對意見,則國會難以支持延役預算等;核四重啟則需突破立院決議要求廢除核四計畫、安全數位儀控設備之備品無法取得、與原廠協商修約、向原能會申請重啟及完成福島安全強化、設備完成組裝之測試、燃料棒送回原廠檢查等作業,總期程將超過6到7年。綜合以上因素,核能延役或重啟,客觀條件不可行、地方民意不支持,困難重重。
經濟部強調,核電評估結果雖不樂觀,燃煤發電又處處受發電限制,綠能及燃氣發電將成為未來供電主力,大家務必全力支持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燃氣機組及天然氣接收站的各項開發計畫如期如質完成。政府目前正按照既定的能源轉型方向進行,國人及工商企業可以放心,政府可以確保穩定供電,備用容量率可達15%、備轉容量率可達10%。經濟部最後也呼籲,電是大家要用,能源轉型要大家一起努力,希望各部會、地方政府、社會各界共同來支持能源轉型。
發言人:經濟部能源局李君禮副局長
聯絡電話:02-2775-7702、0936-250-838
電子郵件信箱:chunlee@moeaboe.gov.tw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能源局翁組長素真
電話:02-2775-7710、0910-087-942
電子郵件信箱:scweng@moeaboe.gov.tw
媒體聯絡窗口:經濟部能源局夏峪泉科長
聯絡電話:02-2775-7705、0910-668-295
電子郵件信箱:yhhsia@moeaboe.gov.tw
;)
醫療器材業產值連年成長
公佈單位:統計處
公佈日期:108/02/14
1.107年產值可望突破800億元:醫療器材業包括眼鏡製造業、醫療設備及用品業,與醫用化學製品業,由於人口結構走向高齡化,健康照護需求日增,加以近視率提高及隱形眼鏡吹向時尚風潮,均使業者積極深耕,聚焦發展優勢產品,致醫療器材業產值逐年成長,於104年突破600億元,106年突破700億元,達725億元,年增11.0%,107年1-11月產值769億元,年增16.5%,預估我國醫療器材業107年產值可望突破800億元,續創新猷。
2.隱形眼鏡挹注,眼鏡業產值成長快速:醫療器材業產值按類別觀察,以眼鏡製造業占逾半數為大宗,106年產值達354億元,年增22.8%,連續8年成長,107年1至11月產值392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1.6%,其中占比達6成8的隱形眼鏡為主要成長來源,主因近年隱形眼鏡業者積極開發,除提升隱形眼鏡之功能與舒適度外,更開發兼具時尚流行新品,帶動美瞳鏡片需求增加;醫療設備及用品業占36.7%次之,107年1至11月產值282億元,成長11.4%,主因注射器、血糖機等產品需求成長;醫用化學製品業占12.3%,居第三,因血糖診斷試劑需求逐年提升,107年1至11月產值95億元,年增11.9%。
3.出口以眼鏡類為主,進口以醫療設備及用品為大宗:我國醫療器材以外銷為主,107年1-11月直接外銷比率約六成五。107年醫療器材出口總值20億美元,年增12.2%;按出口地區觀察,以美國占28.4%居首,較100年減少8.9個百分點,日本占17.4%次之,增加6.8個百分點,中國大陸占11.8%排名第三,增加5.4個百分點;按出口貨品依序為:眼鏡類9億美元(占45.8%)、醫療設備及用品7億美元(占37.1%)以及醫用化學製品3億美元(占17.1%)。進口部分,107年醫療器材進口總額23億美元,年增13.6%,以醫療設備及用品為大宗,占80.9%;按進口地區觀察,以美國占29.7%居首,日本占15.2%次之,中國大陸占8.9%排名第三,與100年相比,美、日則分別減少1.4、0.6個百分點,中國大陸則增加1.8個分點。
發言人:經濟部統計處 王副處長淑娟
聯絡電話:(02)23212200#8500
電子郵件信箱:scwang3@moea.gov.tw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統計處 黃簡任視察麗靜
聯絡電話:(02)23212200#8762
電子郵件信箱:lchuang@moea.gov.tw
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wHandNews_File.ashx?file_id=69644
;)
選購適合自己的電動輔助自行車
公佈單位:技術處
公佈日期:108/02/18
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戶外旅遊盛行及短程交通接駁需求的提高,一般大眾對於自行車的使用及依賴性也隨之增加,但騎乘時在面臨逆風、上坡等環境地形的障礙時,將會影響使用者的騎乘意願及樂趣,因此建議可以選購電動輔助自行車來改善,同時可降低同行人員間體能落差的問題,及擴大騎乘範圍及距離,讓使用者更容易去享受騎乘的踩踏樂趣,因此消費者如何依自身需求去選購適合自己的電動輔助自行車是需要先瞭解的。
電動輔助自行車係指以人力為主、電力為輔之自行車,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25公里以下,且車重在40公斤以下之2輪車輛。依騎程路況及使用目的來說,可分為「城市車」、「登山車」與「公路車」三大類型。另依動力套件的配置又可分為「輪轂式」及「中置式」兩類,其中「輪轂式」係指將電動馬達整合在前輪或後輪花鼓的內部,通電後帶動車輪旋轉,驅動車輛前進,由於發展較早,技術上較為成熟,價格上也較低,但由於電動馬達將影響車身整體的配重,將會影響騎乘的操控性,常見於城市車。另「中置式」係指將電動馬達置於五通處(即踏板輪軸位置),因此操作靈活度較佳,動力輸出較大,但相對單價較高,常見於登山車、公路車,較屬於高端市場的應用。
消費者在選購電動輔助自行車時,宜先認明是否擁有合格標章,須通過國家安全測試(CNS14126),且須經過交通部審驗合格,並具有「綠色網狀黃色閃電」合格標章,才能合法上路。另外電動輔助自行車不同於一般自行車,購買時須考量到後續維修問題,建議宜選擇具有完善保修及通路之品牌廠商,並詢問清楚後續之售後服務。同時電動輔助自行車的操控性與路感略不同於傳統自行車,建議應實際試乘體驗過。
在規格方面,驅動動力的大小可參考輸出功率(W),一般常見為250~350W之間,數值越大代表輸出動力越大。同時依個人的騎乘距離的需求,去選擇適當容量的電池,目前80-100公里的續航距離已成為基本要求,另控制器將整合馬達、電池、感測器等控制及資訊,提供騎乘者相關騎乘模式的設定及資訊顯示。
今(108)年4月份新北市交通局預計於淡水地區開始E-YouBike的營運,初期將提供300輛E-YouBike提供民眾使用,讓民眾與家人、朋友共同享受不同的騎乘體驗,如有興趣之民眾,歡迎屆時至現場體驗及感受,並挑戰更多不同的路線及探索距離。
發言人:經濟部技術處 林德生副處長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21、0952813491
電子郵件信箱:dslin@moea.gov.tw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技術處 張能凱科長
聯絡電話:(02)2321-2200分機8171、0937-833163
電子郵件信箱:nkchang@moea.gov.tw
媒體聯絡窗口:經濟部技術處 王勝智研究員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43、0911620810
電子郵件信箱:tmpdoit28@moea.gov.tw
;)
經濟部運用台灣經貿網及買主機械聯盟協助廠商行銷海外
公佈單位:國際貿易局
公佈日期:108/02/18
有關本(108)年2月17日媒體報導,台灣經貿網流量未及民間電商平台及機械買主聯盟未能促進實質結盟,本局兹將該兩項措施對協助廠商拓展新南向市場的貢獻與實際推動情形,補充說明如下:
一、台灣經貿網:
(一)台灣經貿網定位:本部於民國91年委託外貿協會成立,係協助我國中小企業拓銷全球市場之B2B電子商務平台,採會員制,目前會員達7萬家。與民間以B2C為主之電商平台之成立目的、性質及目標對象不同,107年底台灣經貿網在全球貿易平台排名前15大。
(二)台灣經貿網推動作法及成效:台灣經貿網協助廠商建立企業網頁,上傳產品型錄,提供商機配送、視訊採購等服務並運用多元方式行銷推廣,協助廠商爭取商機。自106年起陸續與新南向市場在地電商平台(包括越南在地第1名Tiki.com、印尼在地第2名Blibli.com、澳洲eBay及臺資電商PChome Thai)策略聯盟,於該等平台建置「臺灣館」協助我商爭取跨境電商商機。迄今已協助1,599家次企業上架越、泰、印尼及澳洲等B2C平台,合計逾88,000品項。
二、機械買主聯盟:
(一)機械聯盟之目的:鑒於機械業之上、下游產業關係密切,成立機械聯盟才能透過此平台交流,持續深化臺灣機械業者與海外買主關係,同時於每月或每季提供臺灣機械產業最新資訊,讓各國製造業者了解我國機械優勢外,並定期舉辦交流茶會,凝聚買主對我國產品向心力及提升好感度。
(二)目前推動情形:由於新南向市場菲、越、雙印、馬、泰等6國的工業發展較具規模,對加工機械設備需求較大,爰針對該6國加強拓展我國機械產品,並成立機械買主聯盟。另針對聯盟之買主,除持續邀請來臺觀展採購(如TIMTOS展、iMT Duo展、TMTS展、採購大會等),於海外辦理之拓銷活動,亦積極邀請買主參與。截至107年底,機械買主聯盟約有480家,推動機械買主來臺採購(含新南向國家)約有300家。
(三)促成實際聯盟合作案例:在促成實質聯盟合作方面,去年度機械赴印度車廠佈局團,即率我商東台、永進等多家業者深耕當地汽車製造產業聚落,除辦理技術發表會外,並與當地重要車廠及機械代理洽談,據我商告知已有後續接單,促成實質的合作。
綜上說明,因應數位貿易時代的來臨,本局將加強運用台灣經貿網B2B平台,協助廠商爭取全球跨境電商商機;亦將持續深化機械買主聯盟之交流活動,期促成更多實質合作案例。
貿易局發言人:李副局長冠志
聯絡電話:02-2397-7106、0988-120-791
電子郵件信箱:gjlee@trade.gov.tw
業務聯絡人:貿易發展組 張科長美銘
聯絡電話:02-2397-7308、0920-761258
電子郵件信箱:mei@trade.gov.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