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政府新聞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與各地市場攜手打造公平優質消費環境
公佈單位:標準檢驗局
最後更新日期:107/10/26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為確保磅秤計量準確,維護買賣雙方權益,積極推動「優良衡器(磅秤)計量管理制度」,繼臺北市公有零售市場全數完成登錄後,近期又成功輔導新北市32家市場全數通過評核,並登錄成為優良衡器(磅秤)計量管理業者,藉以營造更為公平友善之消費環境。
目前取得優良衡器(磅秤)計量管理之市場必須達到以下幾項標準:設置公秤經該局檢查合格,且公開提供廣大消費者比對使用;其次,市場需自備檢測用標準法碼,每季至少1次以上對所轄攤商磅秤執行自主檢測,檢測結果如發現有商家磅秤失準之情形,商家應立即將磅秤送修,並向該局申請重新檢定合格始能繼續使用。另外該局也將不定期對市場公秤及攤商使用磅秤進行檢查。透過市場自主定期檢測及該局不定期檢查機制之雙重把關下,可達到市場磅秤計量準確、交易公平的管理目的,創造三方皆贏大家共好之局面。
標準檢驗局表示近年積極與各地區市場攜手合作,輔導市場導入優良衡器(磅秤)計量管理制度,截至107年10月中旬全國累計已有178家市場取得優良衡器(磅秤)計量管理業者,該局更進一步說明除市場外,目前全國郵局及兩大超商體系包括統一超商及全家便利商店以及部分大賣場、水果行及銀樓等使用磅秤之業者也已完成登錄,未來將持續擴大推廣繼續與各地方政府市場管理單位合作,輔導各地市場加入優良計量衡器行列,為全國民眾營造更為準確、公平又可靠之消費環境。
標準檢驗局發言人:王副局長聰麟
辦公室電話:02-23431711
電子郵件:cl.wang@bsmi.gov.tw
承辦單位:第七組第二科科長蘇柏昌
辦公室電話:02-28316081 行動電話:0910-036255
電子郵件:bc.su@bsmi.gov.tw
新聞聯絡人:林靖諺
辦公室電話:02-23431759 行動電話:0976-425601
電子郵件:chingyen.lin@bsmi.gov.tw
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wHandNews_File.ashx?file_id=67737
;)
智慧局公布107年第3季智慧財產權趨勢
公佈單位:智慧財產局
最後更新日期:107/10/30
107年第3季,三種專利申請總量18,328件,較上年同期略減2%,其中發明專利持續7季正成長。商標註冊申請件數21,060件,則減少5%。本國人在設計專利,以及外國人在發明專利與商標,均成長6%。在發明專利的申請人方面,台積電及高通分居本外國人第一,各成長35%及73%。
一、 107年第3季專利申請部分
(一) 發明及設計專利小幅成長,而新型專利呈現衰退
三種專利中,發明專利11,746件,較上年同期增加1%,連續7季正成長;設計2,200件,微增0.1%;而新型4,382件,則下降11%(如表1、3)。
(二) 本國人及外國人分別在設計及發明專利申請表現較佳
本國人設計專利申請1,195件,成長6%;發明專利(4,440件)雖減少6%,但107年累積至第3季,仍小幅成長0.5%;新型專利(4,061件)減少11%(如表1、3)。
外國人發明專利(7,306件)成長6%,新型(321件)及設計(1,005件),分別減少9%及6%(如表1、3)。
(三) 本國法人發明專利申請以台積電續居首位
1. 企業部分,本國法人前十大企業申請件數與上年同期相較多有成長,其中,台積電申請303件,持續維持領先,宏達電(43件)及廣達(36件)亦分別有87%及125%的高成長,但鴻海(51件)減少55%(如圖2)。
2. 大專校院部分,申請件數居冠的崑山科技大學申請23件,續居各校之首。公立學校部分,成大(17件)、清大(16件)及台大(16件)等校申請件數減少,但台科大(15件)則成長150%。此外,公私立學校各申請184件、175件,占大專院校發明專利申請件數之51%、49%,比例相當接近(如表2、圖5)。
3. 研究機構部分,工研院(64件)件數最多,較上年同期成長3%(如表6)。
(四) 外國法人高通公司在我國之發明專利布局積極
1. 外國人發明專利申請,以日本3,254件最多,美國(1,559件)次之,分別成長3%及6%(如圖1)。
2. 外國法人部分,發明專利申請前三大,分別為高通(234件)、阿里巴巴 (132件)及東芝記憶體(115件);其中,高通成長73%最多,累積至第3季,共申請819件,大幅成長1倍以上(如圖2)。
二、 107年第3季商標申請部分
(一) 商標註冊申請件數累積至107年第3季呈現小幅成長
107年第3季,商標註冊申請案21,060件,雖較上年同期減少5%,但由107年累積至第3季的件數來看,仍有1%的成長(如表1、3)。本國人申請件數14,795件,較上年同期減少9%,而外國人6,265件,則增加6%(如表1)。
(二) 外國申請前五大國家(地區)申請件數多為正成長
外國人部分,以中國大陸(1,522件)最高,其次依序為日本(1,133件)及美國(1,085件)、香港(442件)及南韓(385件),外國申請前五大國家申請件數除南韓減少23%外,其餘均為正成長,尤以中國大陸成長27%最多(如圖1)。
107年第3季統計已置於智慧財產局網站「統計季報」下,歡迎各界參閱。
(http://www.tipo.gov.tw/lp.asp?ctNode=6801&CtUnit=3308&BaseDSD=7&mp=1)
業務主管:李楷元科長 辦公室電話02-23767172 行動電話0908-709911 電子郵件信箱:tpcim20254@tipo.gov.tw
新聞聯絡人員:薛姝華小姐 辦公室電話02-23766161 行動電話932-209047電子郵件信箱:ivy40322@tipo.gov.tw
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wHandNews_File.ashx?file_id=67810
;)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完成風力機抗颱耐震國家標準
公佈單位:標準檢驗局
公佈日期:107/10/31
我國具備發展風力發電之優越風場條件,但因地理環境特殊,易受颱風與地震侵襲,為提升風力機抗颱耐震能力,在天災過後能維持穩定供電,有鑑於此,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透過專案計畫研究並蒐集相關實測數據,於106年1月4日修訂公布CNS 15176-1「風力機-第1部:設計要求」,新增風力機抗颱等級,今(107)年更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合作,並於本(107)年10月30日再修訂公布CNS
15176-1,新增耐震設計相關要求,使風力機抗颱耐震國家標準更加完備。
標準檢驗局透過「離岸風力機檢測標準與驗證發展計畫」之研究成果,並依據設置於臺中港電力專區測風塔之量測數據,於106年1月4日修訂公布CNS 15176-1,新增Class T之風力機等級(10分鐘平均風速達57 m/s,相當於17級風之強烈颱風),提升風力機之抗颱能力。
該局於107年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再次修訂CNS
15176-1,新增耐震設計相關要求,並於107年10月30日公布。由於我國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屬於地震高風險區域,故國家標準要求,風力機場址需進行震源探勘並進行地震危害度分析。另為避免地震時發生土壤液化而導致風力機倒塌,國家標準亦規定風力機場址需進行地質調查與地盤反應分析。此次修訂新增之耐震相關要求,係以475年回歸期所計算得出之平均震度6級,作為風力機之耐震要求,強化風力機耐震能力。
該局已完成風力機抗颱耐震國家標準,未來仍將持續掌握國際技術趨勢與國內產業發展動態,適時修訂CNS
15176-1,使國家標準與時俱進,符合各界需求。
相關標準資訊(料)置放於標準局「國家標準(CNS)網路服務系統」(網址為http://www.cnsonline.com.tw/),歡迎各界上網查詢。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發言人:王副局長聰麟
辦公室電話:02-23431711
電子郵件:cl.wang@bsmi.gov.tw
承辦單位:第一組第二科科長邱垂興
辦公室電話:02-33435117 行動電話:0921-820997
電子郵件:ch.chiu@bsmi.gov.tw
新聞聯絡人:林靖諺
辦公室電話:02-23431759 行動電話:0976-425601
電子郵件:chingyen.lin@bsmi.gov.tw
;)
新公司法11月1日施行 勾勒企業營運新藍圖
公佈單位:商業司
公佈日期:107/10/31
新公司法已定於11月1日施行。本次全方面修正,包括彈性化、國際化以及公司治理強化等諸多面向,都有突破性發展。
首先,在股權彈性化方面,票面金額股制度不再是唯一選項。新法允許公司可以採取無票面金額股,也就是股票上沒有載明每股金額多少錢,公司可視實際發展狀況決定每次發行價格。例如,公司新創之初,價值還沒顯現出來,可以先發行每股1元或2元的低價股,將來賺錢了,可發行10元、20元或更高價額的股票。無票面金額股制度可以使創業者及投資人低出資高持股,增加新創事業吸引資金的誘因。
此外,新法也設計更多種特別股類型讓公司選用。例如「一股有多數表決權的特別股」、「對議案有否決權的特別股」、「純投資不當選董監事」或「保障當選董事席次」的特別股,讓投資人與企業可以各取所需、共榮共存。
新法也允許公司在分紅的時候,不再受限1年只發1次,可以按季分紅或每半年分紅。如果只是單純發放現金,甚至可以由董事會決議即可,不必再召開股東大會。此外,新法也放寬集團間的藩籬,允許未來發放股票對象可以擴及母子公司間的員工,讓企業可彈性運用獎酬工具調動員工、留住人才。
而在提升公司決策效率方面,包括公司可只設一董或二董、董事會可以採書面表決,不必開會。開股東會時,也可以採用視訊會議,不必親自到場。
在國際化方面,新法廢除外國公司認許制,直接承認外國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同時,新增公司外文名稱登記,有利企業以外文名稱拓展國際市場,提升國際識別度。
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新法也罕見地修正第1條立法目的,宣示企業社會責任之宗旨,改變企業以賺錢為唯一目的的刻板印象,將來企業做公益行善事,更有法源基礎。
最後經濟部要特別提醒企業界,為因應國際洗錢防制趨勢,新法新增公司資訊申報之規定,公司應每年定期向集保公司所設置的電子資訊平台,申報董監事、經理人及持股超過一成的主要股東資料。經濟部充分了解企業首次申報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傳輸上及資料填載上的問題,所以,已經和財政部跨部會合作,整合經濟部現有的公司登記資料及財政部的稅務資料,匯入申報平台做為初始資料。公司在首次申報時,只需上平台去點選確認、更新資訊即可,不必逐筆輸入。操作程序很簡便。
經濟部再一次強調,申報資料新制是諸多洗錢防制措施中的一環,為我國在洗錢防制作為上跨出一大步,雖然,違反申報義務有處罰規定,但在做法上,經濟部會廣泛宣導讓公司知道申報新制,未依限完成申報的公司,也會進行多次通知,只有在經過多次催告通知,經限期申報仍未申報者,最後才會進到裁罰,絕不會一開始就進行裁罰,讓企業措手不及。
經濟部為力求無縫接軌,所有子法及公告事項也已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同步配合施行。經濟部已整理新法適用之Q&A置於「公司法修法專區」( https://goo.gl/5PPhQB
)供各界參考,後續亦將提供合於新法規定之參考章程範本,並調整過去許多行政解釋,讓各界能隨時掌握新法新動態。
發言人:商業司陳副司長秘順
聯絡電話:電話:2321-2200#8323 行動電話:0939945897
電子郵件信箱:mschen@moea.gov.tw
業務聯絡人:商業司張科長儒臣
聯絡電話:電話:2321-2200#8323 行動電話:0918996208
電子郵件信箱:crchan@moea.gov.tw
;)
微中小型民生服務業數位競爭力指標發展、企業數位體檢好機會
公佈單位:中小企業處 公佈日期:107/10/31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於10月29日舉辦「中小型民生服務業數位競爭力趨勢與發展」分享會,邀集產、官、學、研代表,針對臺灣微中小型民生服務業,在面對數位創新的發展上給予有效的解決方案。
為瞭解臺灣中小型民生服務業在企業經營面上的數位競爭力,以及掌握在不同企業發展階段中,面臨的數位轉型重要課題及適合路徑,中小企業處委由資策會就「中小型民生服務業-企業數位競爭力指標」進行調研。透過行銷(Marketing)、營運流程(Process)及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的MPM三大面向,針對企業的數位化基礎、企業經營管理工具、數據應用現況、數位轉型需求,以及數位投入成效評估等方向,依據業者數位能力,運用不同的診斷工具及輔導手法,協助業者進行轉型路徑的設定、資源介接及產業輔導。
本次調查自2018年7月至10月,針對食、衣、住、行、育、樂、健、美八大產業597家微、中小型民生服務業的高階主管(CEO/CIO)進行電訪調查及深度訪談。從調查結果中發現,臺灣的微型企業近7成採用免費社群軟體或平台(如Line或FB)在行銷或內部溝通;中小型民生服務業則有近6成除了使用社群軟體外,也嘗試運用關鍵字等進行廣告投放,同時,逐步運用在顧客經營、內部溝通、財務管理、作業管理等面向。
近期話題十足的手機行動支付,也已經有2成以上的中小型企業開始採用。由此可知,多數中小型民生服務業使用數位工具的能力仍屬初階,而調查也顯示但數位競爭力越高的企業,其營收成長幅度也越高,其中以數位行銷的投入效果最為顯著。調查也顯示有近半數的中小型民生服務業已經開始使用實體及虛擬的雙軌通路進行銷售。從人力部署來看,以網路行銷的專業人力部屬比例較高,由老闆/員工兼任的比例將近4成;在數據上仍多處於依賴系統累積數據,但還無能力進行分析。
進一步分析企業在數位應用的需求,首要仍以行銷和銷售為主,但需求仍會依照企業規模而有所不同,微小型民生服務業的除了行銷之外,銷售管理為第二考慮的重點。根據調查顯示,微型民生服務業著重於強化經營面數據蒐集及分析能力、優化服務網絡的簡易性、及快速獲取資金等需求;而中小型民生服務業,則更希望透過數位工具,協助優化顧客體驗的感受,及對於客服的處理舉措與回應管理機制。
對此調查結果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吳明機處長表示,數位經濟不僅是政策目標,更是帶動產業朝跨世代、跨境、跨領域、跨虛實等趨勢發展的重要經濟模式。長期以來,微中小型民生服務業多以推動「創新服務」作為提升其商機與成長動能的來源。
分享會中,也邀請了目前進行數位化輔導示範廠商「頭城休閒旅館」現身說法,同時也邀請不同類型的解決方案業者,於現場展示數位成果,讓有心朝數位轉型的中小型企業可以現場觀摩與進一步交流。
數位時代全面改變我們的生活及工作習慣,協助提升微中小型民生服務業的數位競爭力實屬刻不容緩的工作。中小企業處也積極透過各項輔導計畫並搭配政策工具,期能透過數位能量的提升,強化企業競爭力。若想了解更多輔導資源,可至「中小企業服務創新推動計畫」官網http://micro.sme.gov.tw查詢。
發言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蘇副處長文玲
聯絡電話:02-23680816轉203
電子郵件信箱:wenling@moea.gov.tw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經營輔導組 郭科長玲琳
聯絡電話:02-23680816轉213
電子郵件信箱:linglin@moea.gov.tw
;)
|